医疗器械产品十分特殊;其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健康,也历来是监管十分严格的行业之一。因此,行业面临的法规复杂性、供应链分散性、生产过程透明度不足等问题,使得传统质量追溯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医疗制造的需求。
很多相关企业亟需构建一套高效、智能、集成化的质量追溯体系,来应对挑战,“将SAP Business One(SAP B1)与制造执行系统(MES)深度融合,正成为医疗器械企业实现‘从生产到出库’全流程质量追溯闭环的关键路径。”上海达策(TechSonic)对此指出。
行业面对的质量追溯挑战
随着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等法规的持续完善,以及全球医疗器械唯一标识(UDI)制度的全面推行,合规性要求已成为医疗器械企业不可逾越的红线。
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是医疗器械企业面临的另一大挑战。医疗器械的生产往往涉及众多原材料供应商和外包服务商,而每种原材料的质量都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、有效性。然而,由于缺乏统一的供应链协同平台,企业难以对供应商资质、原材料质量和交货期等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,增加了质量风险。
“这一系列的复杂性,很容易导致信息孤岛问题,”上海达策表示,“即采购、生产、质检、仓储、销售等环节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或部门中,无法有效共享与联动。”
SAP B1与MES集成的协同优势
上海达策谈到,为破解上述难题,SAP B1与MES系统的深度集成,能够构建起覆盖“计划-生产-质量-物流”的一体化信息平台,实现真正的质量追溯闭环。
端到端的批次与序列号追溯:通过集成,SAP B1中的采购订单、销售订单与MES中的生产工单、工艺路线、BOM无缝对接。每一批原材料入库时即被赋予唯一标识,系统自动关联供应商资质、检验报告等信息。在生产过程中,MES实时采集各工序数据,并与成品的批次或序列号绑定。
实时质量监控与智能预警:MES系统可集成在线检测设备,对关键质量指标进行自动采集与阈值比对,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。同时,所有质量检验数据自动上传至系统,避免人为篡改或遗漏。SAP B1可基于这些数据生成合规报告,满足法规对电子记录与电子签名的要求。
提升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:集成系统可实时监控设备综合效率、工单进度、物料消耗等指标,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瓶颈工序,优化排产计划。通过精准的物料消耗与废品率分析,企业可有效控制成本,减少浪费。此外,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报表生成,大幅减少人工录入工作量,提升运营效率。
质量追溯方案实施与应用
“拿达策的一家客户举例,其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先企业,在实施SAP B1与MES集成的方案后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”上海达策介绍说,“我们的技术团队首先和客户对内部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和优化,确保各个环节能够与集成系统有效对接。在应用方面,达策借助系统的端到端批次追溯功能,助力客户成功解决了质量追溯工作的难点。”
在后续应用中,客户曾发现某批次产品存在质量隐患,并通过集成系统,迅速追溯到该批次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供应商。上海达策说:“客户立即与供应商沟通,采取替换原材料、调整生产工艺等措施,避免了问题进一步扩大。更重要的是,借助实时质量监控与预警功能,客户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率显著降低,生产效率大幅提升,成本得到有效控制。”
总结
“SAP B1与MES集成方案在应对行业质量追溯挑战方面展现出诸多优势。”上海达策认为。技术不断发展,法规要求会持续变化,企业应保持对质量追溯体系的持续改进和完善,以适应行业发展的动态需求。对于医疗器械企业而言,在实施类似方案时,应充分结合自身业务特点、需求,对系统进行定制化开发和优化。“同时,还要注重员工培训及业务流程优化,确保系统能够顺利实施并发挥更大效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