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,不同风格的style着实火了一把。与其相对应的,在IT领域的舞台上,“云姐”以其疯狂的舞姿征服了广大看客,力压“鸟叔”的影响力。近几年,似乎每一位软件提供商对于云计算都有着跃跃欲试的躁动心。但在古训“独乐乐不如众乐”的氛围中,“云姐”必然不会是这个舞台上的独角戏。在她的带领下,全球亮起了大数据的聚光灯,商业智能BI这位商务人士则闪耀登场了。
商业智能BI的前生可以追溯到1958年,当时IBM研究员Hans Peter Luhn在IBM内刊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商业智能的概念。但是直到1980年,决策支持系统(DSS)才开始流行,1990年商业智能的说法开始流行。到如今,商业智能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,可谓是厚积薄发,特别是大数据的来袭,使得BI(商业智能)成为了在这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开疆拓土的轩辕之剑。
大数据时代宠儿 BI发展三个方向
伴随着各大软件厂商的不断崛起,BI成为了企业级软件领域的香饽饽,加之大数据的骤降,BI(商业智能)必然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新宠儿。BI选型专家、博易智软(北京)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/总经理李凯曾表示,各大商业智能BI供应商的崛起只是BI雄起的一个前奏,用户需求才是关键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酝酿,BI系统将在2013年爆发出厚积薄发的力量。在未来的几年,BI将趋于更加理性的发展,而不再是跑马圈地的狂躁,BI总体将呈现出三个方向的延伸:整合、智能、移动。
如今,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在广度上有了大范围的普及,对于某个企业本身,多套信息系统鞍前马后的支撑企业发展的现象也比比皆是。企业安装了软件系统,而且不仅仅是一套,这个现象则导致了企业信息分散的问题。未来的BI将进一步整合其他异构系统,如ERP、CRM等等,实现系统间的集成,以及数据的联通,以便更好的进行信息的挖掘。甚至可以通过门户技术,实现企业综合管理的支撑平台。同时,随着企业的发展,仅仅依靠内部数据的支撑,企业会感觉发展有些力不从心,所以BI还要加强对外部信息的整合,避免闭门造车引起的自我萎缩后果。因此,下一代BI系统需要将外部信息融合到内部BI中,实现内网、外网的互联互通,从而得到更全面、更科学的决策依据。
另外,在各个软件系统纷纷涉足移动的时节下,BI也必不会落伍,更何况用户对随时随地提交数据、获取分析报告的需求日益强烈。市场调研机构Infonetics公司曾预测,2012年全球移动用户将突破60亿,并于2016年接近70亿;并且指出,2012年移动宽带用户总数同比增长近50%,达8.46亿,这一数字将于2016年增至260亿。可见,移动协同应用将成为BI未来的爆发点。随着移动终端的骤增,以及用户对移动办公需求渴望度的提升,移动技术将会突破传统应用给BI系统注入新鲜血液,实时企业动态管理。
在“云”山“云”海、大数据当道的时下,BI正以其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在企业IT的舞台上绽放着其窈窕的身姿,赢得了众君不断的追求。